
近日
我院普外科三病区为一名溃疡性结肠炎肠穿孔患者
成功实施急诊腹腔镜手术
标志着我院腹腔镜技术已日臻成熟
患者邓某、57岁,因右下腹剧烈疼痛2天被紧急送入我院寻求诊治。邓某入院普外科三病区后,接诊医生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消化道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鉴于患者病情紧急且危重,普外科三病区科主任刘刚副主任医师带领副主任白洪涛主任医师、卢阳明副主任医师组成紧急救治团队,在为其完善相关检查的同时,紧急联系麻醉科会诊,经过讨论后决定在全麻下行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
术中,经腹腔镜探查发现,患者腹腔及盆腔内有大量粪汁样液体,升结肠可见1cm穿孔,穿孔处肠管壁明显水肿,且后壁处可见脓肿形成。根据术中情况,刘刚主任团队迅速作出判断,决定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手术。在麻醉医师张贵兰的全程监护下,手术历经数小时,最终顺利完成。
术后经过缜密的对症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优势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对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其创伤小,仅需几个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术后疼痛较轻;且由于手术视野清晰,能够提供放大且清晰的手术视野,利于精准操作,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如切口感染、粘连等发生率。其次,该手术方式切口小且隐蔽,美观性好。最后,该手术方式能让患者更早下床活动,有利于快速康复并缩短住院时间。
急诊手术的挑战与应对
尽管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在急诊情况下进行手术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患者病情往往紧急且复杂,可能伴有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此外,术前准备时间相对较短,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全面评估和完善准备。炎症等因素可能导致腹腔内组织粘连和水肿严重,增加了手术难度。在急诊情况下,对患者全身状况和腹腔内具体情况的掌握相对有限,术中可能遇到更多意外状况。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院医疗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和决策,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团队之间紧密协作,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妥善处理。
关于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腹痛等。该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度劳累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并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等。因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于控制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此次成功救治患者邓某的经历再次证明了我院医疗团队在急诊救治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实力。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就医。
普外科三病区专家 团队简介
刘刚
普外科三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毕业,曾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卫生部肝胆肠中心、湖南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普通外科,胃肠外科,甲状腺,乳腺,疝外科,腹腔镜微创外科的诊治。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白洪涛
普外科三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曾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科进修学习。擅长普通外科,胃肠外科,甲状腺,乳腺,疝外科,腹腔镜微创外科的诊治。在国家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卢阳明
副主任医师,咸宁医学院毕业,曾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普通外科,胃肠外科,甲状腺,乳腺,疝外科,腹腔镜微创外科疾病的诊治。在国家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责编:邢修宇
一审:胡蔓
二审:刘红远
三审:陈世杨
来源:鼎城区融媒体中心
何朝辉主持召开鼎城区安全守底工作调度会
鼎城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召开
陈远调研鼎城区“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陈远带队开展“八一”前走访慰问活动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结账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何朝辉带队赴成都、彭州开展学习考察
下载APP
分享到